最近,19歲的慈溪女孩小羽因為高燒休克住進了李惠利醫院重癥監護室(ICU),經診斷為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,系蜱蟲叮咬所致。
昨天,記者聯系上了小羽的父親陳先生。據介紹,小羽是10天前爬山時被蜱蟲咬的,幾天后就發起了高燒,雖打了兩天吊針,但病情卻進一步加重了。
今年剛考上大學,不幸被蜱蟲叮咬
小羽今年剛考上大學,9月1日本該是開學報到的日子,她卻住進了ICU。入院后,醫生發現,小羽的血壓很低,肝腎功能和凝血功能也受到很大的損害,病情非常危重。
陳先生告訴記者,小羽是上月26日開始發燒的,體溫有39.5℃,在慈溪市人民醫院打了兩天吊針,體溫沒有下降,還出現了白細胞上升、脾臟腫大等癥狀。
上月28日傍晚,小羽被轉到李惠利醫院急診科時,已經出現了感染性休克,經過搶救,她被送進了ICU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和觀察。
醫生同時將她的血液和體液樣本送往市疾控中心。3天后,結果出來了,其中“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陽性”,疾控專家表示,這類病人通常都有蜱蟲接觸史。
陳先生這時也回想起來,上月22日,一家人去栲栳山古道踏青。第二天,小羽發現右肩有一片紅腫,直徑約8厘米,相當于拳頭大小,中間還有一個小黑點。當時,一家人都沒太在意,只是在上面涂了點花露水。
昨天,小羽已經轉到腎內科普通病房。腎內科主任醫師楊金國表示,通過一系列的護肝、保腎和抗病毒治療,小羽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,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已經有明顯改善,腎功能的恢復相對慢些,目前每天尿量不到普通人的一半,還要依賴透析。
楊醫生估計,小羽還要在醫院里住兩周左右的時間。
夏秋之交蜱蟲仍活躍,去野外要做好防護
蜱蟲俗稱草爬子,是許多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,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。我國已記錄的蜱蟲超過百種。在我市,蜱蟲咬人致死的病例也曾發生過。由于蜱蟲引起的感染初期表現與感冒相似,患者往往沒有第一時間就醫,結果就耽誤了病情。
楊金國說,普通的感冒發燒,3到5天后,癥狀會減輕,蜱蟲引起的“感冒”,癥狀會持續加重,甚至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。
夏秋交接,仍是蜱蟲活躍的時節。預防蜱蟲叮咬,就要做好防護。楊醫生建議,大家到野外尤其是草木叢生的地方,要穿長袖衣、長褲,在皮膚裸露部位噴涂一些含避蚊胺的花露水。
發現蜱蟲叮咬后,不要直接去捉蟲,生拉硬拽,會令蜱的頭部殘留在皮膚里引起感染。最好的辦法是將酒精涂在蜱蟲身上,或拿煙頭輕燙蜱蟲身體,讓蜱蟲自行退出,再用碘酒擦拭被咬的皮膚消毒。如果出現不適,一定要及時就醫。
上一篇:暫無信息!